爱体育 > 疾病频道 > 糖尿病 > 糖尿病知识 > 糖尿病病因 > 正文

早做“糖筛”早受益?35岁就要做好筛查! -爱体育

2023-06-05 09:33:03      

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专属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为糖尿病。不管体重是否正常,年轻人都要定期去医院做糖尿病筛查,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者,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。

诱发糖尿病的高危独立因素有哪些?

1、年龄

随着年岁增长,全身每一个器官和器官功能逐渐退化,当然也包括胰岛功能。几乎每一个老年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,再加上每天的活动量少,没有适时调整饮食方式,进而增加患糖尿病风险。年龄越大,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越高。但近几年,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渐趋于年轻化,尤其是30岁左右的糖尿病者数量增长率大幅度增加,远远超于大于60岁的人群。据相关数据统计,年龄为20~40岁的人群,确诊为糖尿病的增长率最快。一般情况下,糖尿病首次发病越早,肾脏、眼睛、心脏等重要器官越易出现病变,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。

2、肥胖

正常情况下,体重指数为18.5~23.9之间,超过24则被判断为超重。一般女性腰围低于80厘米,男性腰围低于85厘米,超出此值被判断为腹型肥胖。无论是超重或肥胖,还是腹型肥胖,此类人群脂肪堆积在肝脏中,肝脏以低密度脂蛋白的方式把脂肪运输出去,最后运输到胰腺或胰岛。随着时间延长,脂肪可包裹胰腺,堵塞胰岛素分泌通道,最终诱发二型糖尿病。

什么时候开始筛查糖尿病?

一般情况下,从40岁起每年需筛查一次糖尿病。若出现超重或肥胖、高血脂或高血压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、曾经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、长期使用激素等应提前筛查,最好从35岁起筛查。主要筛查项目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、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。如果空腹血糖达到6.1~7.0毫摩尔,或是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7.8~11.1毫摩尔,则被判断为糖尿病前期。如果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.0毫摩尔,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.1毫摩尔,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.5%,则判断为二型糖尿病。

温馨提示

糖尿病患者应科学安排饮食,合理均衡搭配营养,保证食物种类丰富;以低温、少油、简单方式烹调食物。同时应保持适度运动,每次运动不能低于30分钟,一周达到3~4次。

(责任编辑:梁绮琪 )

相关推荐

文章关键词:

糖尿病可以说是遗传性比较强的疾病,我们都知道患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健康以及未来的影响,如何做好预防,打从“娘胎”起就不得放松警惕!

很多孕妇都会有这样的疑问,为什么明明自己怀孕前是健康的,但还是会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。而为了宝宝的健康和成长,如何筛查妊娠期糖尿病也成为……

糖尿病筛查是进行糖尿病早期检查的一个方法,也是很多时候体检的必查项目,尤其是孕妇人群。很多人认为糖尿病筛查是没有意义的,其实他对于人们早……

糖尿病是如今最常见一种慢性疾病,那么,糖尿病应该如何诊断呢?

刚查出血糖偏高或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不用太过担心,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运动就可以治愈。

相关健康数据

  • 顾锋

  • 吴从愿

  • 史轶蘩

  • 徐保真

  • 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

专家答疑

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

擅长:泌尿系肿瘤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....

"));
")); "));
网站地图